会议专题

中性内切纤维素酶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中性内切纤维素酶在纺织及造纸工业具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单因素方法结合析因设计对基因工程菌GS 115-pPIC9K-eg Ⅰ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发酵酶活力为278.28±8.67U/mL,较优化前提高了74%.对工程菌GS 115-pPIC9K-eg Ⅱ的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发酵酶活力可达4205.88±9.87U/mL。15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蛋白含量为1378ug/ml,最终酶活力高达32529U/mL,提高了7.8倍,比活提高了2.15倍。本文通过(NH4)2SO4盐析、透析、浓缩和Q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进行纯化,纯化倍数为1.8倍,回收率为18.3%。该内切纤维素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KD、最适反应温度为70℃,热稳定性较好,60℃保温30min仍能保留80%以上的活力;在pH 6.0-7.0有较高的稳定性,最适反应pH为6.5;Fe3+,Li+对其有激活作用,而K+,Ca2+,Cu2+,Zn2+,Mn2+,Co2+,Al3+对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Mg2+,Na+,Ba2+对其影响不大。

中性内切纤维素酶 基因工程菌 高密度培养 酶学性质

陈荣珠 柯崇榕 蔡少丽 吴松刚 黄建忠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14年学术交流大会暨浙江省第十一届学会会员代表大会

浙江温州

中文

10-10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