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半干旱生态脆弱矿区生态修复耦合机理与产业模式
近年,煤炭开采带动矿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产业延伸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区产业调整优化方面研究热点,二者形成的耦合系统可在恢复受损土地的同时,以治理和循环生产为契机延伸产业链.受损地形重塑及边开采边恢复技术开发及应用形成安全稳定地形条件是前提,其次是土壤的恢复重构,在当地条件下迅速恢复具备良好理化性质,供植被和经济能源作物生长和景观格局构建,最终形成修复产业和生态产业的价值创造平台.根据耦合系统的工艺特点,每年内蒙矿区利用该耦合系统以矿区受损土地修复进行循环生产生态修复产品的潜力约21915.51万吨和经济能源作物的潜力约21.15万t.
矿区土地 生态修复 产业模式 耦合系统
陈玉碧 黄锦楼 徐华清 赵波 陈文虾 程冠全 马慧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49-153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