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降雨下紫色土和第四纪红粘土坡面侵蚀过程研究
选取南方红壤区紫色土和第四纪红粘土两种典型土壤类型,通过天然降雨实验,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对紫色土和第四纪红粘土两种土壤的坡面侵蚀过程中径流变化、产沙量变化、土壤团聚体以及粒径分析来阐述我国南方红壤区的土壤坡面侵蚀过程.结果表明:①降雨是造成土壤坡面产生径流的主要原因,随着降雨的不断增大,土壤坡面径流量不断的增加,紫色土的总径流量较第四纪红粘土大;②雨强是造成土壤坡面产沙量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在中雨强降雨和大雨强降雨时,土壤侵蚀泥沙量的产生比较明显,紫色土与第四纪红粘土的土壤侵蚀泥沙量比例关系为:1.14∶1.0;③紫色土和第四纪红粘土均以<0.25mm的微团聚体占优势,均占65%以上,而紫色土达到90%之多,紫色土微团聚体流失较第四纪红粘土严重;④通过两种土壤的降雨前后土壤颗粒对比分析,紫色土减少的土壤颗粒主要是粘粒和粉粒,砂粒相对增加,变化量大,而第四纪红粘土相对较少.
坡面侵蚀 紫色土 第四纪红粘土 天然降雨
刘家明 查轩 黄少燕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350007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353-357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