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康有为与孙中山大同思想比较

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异同互见,对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情结与平等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了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总结了千百万年之后的遐想与现实的民权运动。并总结了孙中山的大同思想与康有为的明显区别:第一,秉持民族主义的立场。第二,将实现大同与平等纳入到现实的政治斗争。这些区别体现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与康有为发起的维新变法的区别,也是孙中山大同理想的独特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理解孙中山大同理想的独特性便无法理解三民主义的实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带有鲜明的近代特征,具有诸多相似、相同之处。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立言宗旨上,出于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将大同理想置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突破了中国古代“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模式,旨在借助大同社会解决中国与西方的平等问题。第二,在内涵界定上,将平等、自由视为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近代的价值理念和民主要求。第三,在合理证明上,将大同理想纳入进化史观之中,彰显了大同社会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这些是近代大同理想有别于古代之处,也是康有为、孙中山思想的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人的大同思想都属于近代形态。

大同思想 康有为 孙中山 民权运动

魏义霞

黑龙江大学

国内会议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北京

中文

474-482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