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论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在中国古代,”自然”包含着三层含义:作为”自然”的实物形态;”自然而然”的特征描述;”自然为美”的审美标准.这三层含义密切相关,既指出了”自然”所包含的内容,又道出了其变化的过程,也提供了评价这一过程的标准,即实物形态的自然界是按照自身特有的属性自然地发生变化,而人类对这种变化本身的态度是肯定的和赞美的.自然观则建立在对自然的理解上,中国古人观察到自然的规则性变化,但并没有将这种规则性的发现上升到理论层面,也即并没有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普遍意识下,古人保持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力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人运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的态度与方式.

自然观 科学技术 历史演变

秦明

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连辽宁 116622

国内会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648-654

201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