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刁口河尾闾生态补水效果评估报告

2010年6月,黄河备用河道刁口河流路34年断流后恢复全线过水,借助淡水水量充足的有利时机,刁口河流路尾闾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对退化湿地实施生态补水2万亩.本报告介绍了生态补水的生态学设计及工程措施,从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重点是鸟类)保护成效两方面进行跟踪调查、监测,评估项目实施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在湿地得到有效淡水补充影响下,土壤基质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为生态系统发育和演替提供了新的驱动力,促进生态系统向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方向发展、演替;2)在新的生态环境下,湿地生态类型和景观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大面积水域和芦苇沼泽为主的湿地景观类型;3)水禽的种群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加,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等珍稀鸟类开始在此迁徙停歇, 但同时水禽的组成结构发生,以淡水为主要生境类型的水禽数量增加显著,以咸水为主要生境类型的水禽数量有减少趋势,适应多种生境的水禽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退化湿地 生态补水 生态学设计 水禽数量 环境保护

单凯 刘月良 朱书玉 王伟华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东东营,257091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

山东东营

中文

83-97

2013-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