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营造技艺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2009年9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将会促进中国民众对营造技艺遗产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习俗的重新审视和自觉,增进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是将有助于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重新反思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重新研讨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由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凝结了古代科技智慧,展现了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七千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2010年韩国继中国之后也成功申报了:”大木匠与建筑艺术”,显示了这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世界意义.

营造技艺 木结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保护

刘托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

南宁

中文

92-101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