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京族独弦琴的保护与传承

京族独弦琴是京族文化的代表,具有声音易逝、强调演奏者个体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由于独弦琴艺术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在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的今天,其保护与传承出现危机.现有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学校传承等四种传承模式成为独弦琴艺术”非遗”传承的主要模式.为使独弦琴艺术拥有持续流传的生命力,应该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采取”文献”保护与”活态”保护并行的方式.”文献”保护对前辈艺人和当下艺人资料的”地毯式”收集记录, ”活态”传承中除延续现有传承模式外,还应加强对其文化空间的保护.

独弦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模式 资源保护

黄羽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

南宁

中文

237-244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