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古今对接的方法论与价值取向
近十多年的学术界、思想界,越来越凸显这样一个重要主题:随着新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怎样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充分吸纳传统的智慧和古代的思想资源、努力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将是提到我们国家文化战略高度的重大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哲学领域人们在努力探讨古典哲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全球范围内的孔子学院、孔子铜像林立矗现;在影视娱乐界,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水煮”、”闲品”、”戏说”纷纷出笼,易中天所提出”传统与现代对接,学者与大众对接、学术与媒体对接”这三个”对接”反应的是这个时代的文化趋向.在这一思想、文化的大势中,中国的文学理论更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很早就以其理论探求和实际践行开始了它的思索.
中国文论 文化传承 方法论 价值取向
刘绍瑾
暨南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2-186
2012-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