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阐释的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走向理论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走向理论自身的批判性质疑与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向前推进,必须重视本土的文学实践与文学经验。这种实践与经验,既来自中国古代,又自中国现代。它是几千年前来民族的审美价值与趣味的体现,也反映了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与人们对文学问题的理论思考,所以,它应该作为优先的理论资源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中,形成具有时代性的、本土性的中国文学理论命题,以更好地参与中国当代文学实践。
文学理论 文化阐释 审美价值 体系构建
毛宣国
中南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11-222
2012-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