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长江中游洪水脉冲与渔业产量的关系演变
洪水脉冲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在中国一直缺乏实证性研究.以长江中游为例,收集了1963-1973年、1978-1985年、1996-2010年3个时段的渔业产量和宜昌站日流量数据,定义了9个描述洪水脉冲的水文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识别了与渔业产量显著相关的洪水指标,建立了洪水指标与渔业产量的回归方程.研究发现:长江中游的渔业产量与洪水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渔业产量显著相关的洪水指标依次是:洪水脉冲的持续时间、流量大小和发生频率.洪水脉冲对渔业的生态作用具有时效性,可能对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渔业产量产生影响,时效性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渔获物的年龄结构.洪水指标与渔业产量的相关性在3个时段呈逐渐减弱趋势,渔业产量能用洪水指标解释的比例由1963-1973年的高于0.85,降至1978-1985年的0.63,再降至1996-2010年的0.32.相关性减弱的原因为捕捞强度增加及水利工程运行等所导致的渔业资源衰减.
渔业产量 洪水脉冲 水文指标 长江中游
王俊娜 冯顺新 骆辉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国内会议
四川雅安
中文
198-205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