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丙烯酰胺对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的亚急性中毒模型,研究ACR对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ACR的神经毒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2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和低剂量(20mg/kg)、中剂量(30mg/kg)、高剂量(40mg/kg)实验组,每组7只.连续3周,每周连续灌胃染毒5天间隔2天,并于第0,6,13,20天称量体重并进行步态评分,末次给药24小时后断头处死大鼠,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大脑皮层及小脑的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以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 结果:ACR各剂量组大鼠步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高剂量组纹状体内DA显著升高(P<0.05,P<0.01),DOPAC显著降低(P<0.01);大脑皮层及小脑内各递质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ACR能引起大鼠体重下降,步态评分增高,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有一定的脑区特异性,主要作用部位为纹状体,纹状体DA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参与了ACR的神经毒性作用.

丙烯酰胺 脑区部位 单胺类神经递质 含量分布 神经毒性

郭雄雄 严汉英 熊飞 严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系

国内会议

科技引领产业 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

武汉

中文

222-22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