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的概念能指导临床治疗

上气道疾病引起的咳嗽以前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鼻后滴流综合征易使人理解为先有鼻后滴流后才有咳嗽,鼻后滴流是咳嗽发生的机制.现发现鼻炎和鼻窦炎的鼻后滴流和咳嗽并不平行,两者无必然因果关系.鼻后滴流虽可能参与咳嗽发生,但喉部咳嗽感受器的高敏感性也起重要作用.鼻后滴流综合征从字面上也没有突出部分患者以咳嗽为主的临床特征.欧洲国家代之的鼻炎/鼻窦炎诊断则存在未反映大部分鼻炎/鼻窦炎并不咳嗽临床现象的缺陷.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的概念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该概念表明:并非所有鼻炎/鼻窦炎均属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仅局限于其中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部分表型,需要呼吸科医生的介入和诊治;鼻炎/鼻窦炎病因治疗固然重要,但终极目标是咳嗽的缓解和消除;除局部病因治疗外,抗组胺药/减充血剂为有效治疗措施。因此,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的概念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性应强于鼻后滴流综合征或鼻炎/鼻窦炎。

上气道咳嗽综合症 发病机制 疾病概念 临床治疗

邱忠民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呼吸医师奖颁奖大会

洛阳

中文

88-88

2011-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