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真菌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密切.临床上有一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其致敏源、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与真菌密切相关,这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抗真菌治疗有效,存在真菌致敏状态.本文探讨这类真菌致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今后临床上对这一类患者的病情判定,及时治疗以及给予提前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收集2009-2010年住院期间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析其中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无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哮喘合并真菌致敏组患者住院时间、病程明显长于没有合并真菌致敏组;其40岁以前发病人数、吸烟人数明显多于不合并真菌致敏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无明显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和重度的患者人数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血液中tIgE水平在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457;血液中嗜酸粒细胞水平、痰涂片真菌阳性率水平哮喘合并真菌致敏组明显高于不合并真菌致敏组患者: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l/FVC无明显差异。 结论:真菌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治疗上也有其不同之处;在临床上遇到持续性哮喘,哮喘症状难以控制或哮喘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等情况,需要想到真菌致敏的可能,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检查,找到临床依据,从而及时地给予抗真菌治疗。
支气管哮喘 真菌致敏源 病理机制 临床诊断
邹晖 苏磊 方秋红 马迎民
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8-81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