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金纳米颗粒偶极和四极模式增强薄膜太阳电池陷光

为了研究金(Au)纳米颗粒对薄膜太阳电池的陷光作用,对比分析了其偶极模式和四极模式的增强陷光效果.在考虑散射方向的情况下,采用前向散射效率,定量计算并分析了两种半径不同的Au纳米颗粒的偶极模式和四极模式的陷光效果.对于半径为70nm和160nm的Au纳米颗粒,前向散射效率峰值分别为43%和86%,即后者是前者的2倍.这个结果表明,相对于Au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的偶极模式,其四极模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纳米颗粒的陷光能力.同时,考虑到薄膜太阳电池的吸收光谱,通过调节Au纳米颗粒的尺寸,可以有效地调节前向散射效率,使其峰值对应波长在太阳光谱最大能量密度分布波长.

薄膜太阳电池 陷光效果 金纳米颗粒 偶极模式 四极模式

白一鸣 吴金良 王俊 陈诺夫 姚健曦 张兴旺 尹志岗 黄添懋 汪宇 张汉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102206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10008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中心,北京,中国,100083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102206;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100083

国内会议

2010中国可再生能源科技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589-593

2010-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