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域居住环境保护民居建筑遗产
生土建筑在生态建筑方面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节约资源、节能节地、循环利用;生态建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环境和谐发展。在传统建筑中,民居建筑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经过人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城乡生活密不可分的聚落性历史建筑群。当下保护与修缮现存居住窑院,改造废弃窑院的战略性保护方式,有利于提高窑洞四合院居所质量,使他们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有利于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带来相关产业链的经济体。生土建筑要求人居环境设计要遵循环境气候特征,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和合理的建筑布局,并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创造健康怡人的原生态居住环境。
民居建筑遗产 文化保护 地域居住环境 可持续发展
吴昊 胡月文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2-17
2010-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