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节能节地与低碳的居住环境艺术--以陕西三原柏社村生土地坑窑研究为例

生土地坑窑是中国生土建筑的典范,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源于地域性物质条件,具有取材简便、使用经济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生土建筑的节能;它独特的形式在节地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地传承与满足了中国围合式院落形制,独特的物理性质使院落空间更为宜人;它依附于黄土并传承久远,上百年仍然耐用;它以土为源以土为生,所以冬暖夏凉,亦防尘防风;它节地宜种植,在技术实施的前提下,可以发展从上至下的立体绿化与种植,使土地利用率达到100% 。不可否认,生土地坑窑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易塌方、潮湿、阴暗采光差等问题,应该在当下气候危机的现实条件下,充分认识生土地坑窑在节能节地方面的天然优势,适时地选择科学与低能耗的技术措施,如砂层阻水、绿色自然空调系统(专利)、秸秆气化、沼气利用、太阳能、风能、蓄水滴灌、中水处理和生物质能等技术手段来加以改善。

居住环境艺术 低碳设计 节能技术 节地功能

李媛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西安

中文

51-58

2010-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