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之脉大地之美
本文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性质范围特征,大体上分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自然性景观三部分来研究农村环境景观形态,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生产性自然性景观生态体系丧失、生活性景观生态肌理消失、历史纹理消失这些现象,需要利用当代技术恢复、保护乡土古民居文化遗产,结合新材料技术,营造具有乡土个性以及具有自然心脏造血功能的新型乡土生态建筑;打通村落水系网,连接天然水系发挥水生态效应;强化乡野之美植物景观,形成自然体系绿脉,利用乡土通透材质,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固化,杜绝对农作物生产性土壤的污染,恢复生产性景观生态链,产生有机生产生态效益,保护自然性原始生态,恢复农村整体动植物生态体系;恢复乡土之脉。利用现代地理、水文、生态、气候卫星科学技术,对传统农村景观乡土体系从宏观到微观更深层面更高层面优化对接整合,不断更新系统.发扬几千年乡土之脉生活生产的价值。乡土之脉是宇宙间的生命之脉,包含着生态肌理与历史纹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宇宙能量的共呼吸共心跳、共生共享过程,是最少资源、最少利用、最少干预、最大生活生产效益自然循环体系,推动了人与自然身心健康合一的过程。
农村地区 布局规划 环境景观形态 生态效益
郑洪乐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37-139
2010-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