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昆明烟区赤星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防治研究

项目组在2008~2009年,通过对昆明市烟区90点采样鉴定,96.2%的烟草赤星病(Tobacco brown spot)是由链格孢属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引起,培养分离的孢子悬浮液94.6%回接表现赤星病典型症状.7月1日田间初见赤星病病斑,7月25日病叶率快速增长,8月25日达到高峰.菌核净、菌核-王铜、多抗霉素、金叶舒、灰核宁、三环唑田间试验防效分别是83.3%、86.1%、86.1%、72.8%、80.9%、82.0%,增产率达1.8%~6.5%.烟草赤星病是一种在烟叶成熟期流行的病害,需监测田间病情发展的动态,做好预测预报,及时组织药剂防治;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充分发挥生物防治长效、无公害的特点来控制烟草赤星病,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星病造成的烟叶损失。

烟草 赤星病 分离鉴定 病害防治

李向东 方荣启 冉云 鞠福清 杨明英 徐云 陶琼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 甸县烟草分公司,昆明650205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河南鹤壁

中文

179-182

2010-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