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85例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的回顾性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病原学分布,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 方法:按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共识组2008年制定的定义以及2007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85例痰培养曲霉菌为阳性的临床资料.以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185例其中确诊3例,临床诊断72例,拟诊67例,定植41例,污染2例.病例97.30%(180/185)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重要位置.高危因素中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为主(56.22%),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侵袭性治疗均占有相当比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以肺实质浸润影多见(48.72%).肺部曲霉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基础病为肝肾移植患者,其死亡风险的RR值为1.43,较其他疾病大.而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相关疾病RR值均>1.00,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结论: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是免疫低下的宿主人群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I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凶险,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致残率、致死率,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侵袭性肺部曲霉菌病 病原学分布 早期诊断 临床治疗

钱雪娇 蒋萍 柴静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呼吸科

国内会议

2010年京津冀地区呼吸系病专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55-161

2010-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