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都江堰”是中华环保型水利工程模式--附”三江”不宜建多个西式高坝水电站

长期以来,只知”都江堰”是个文化景点,而不知它是一种水利工程模式.”都江堰式”与”高坝式”是两类互补的不同水利工程模式.”都江堰式”的优点有:造价低、对技术、建材要求不高、建设周期短、抗地震能力超强、易于修复,有利生态环境,长期效益好.它在我国、特别是华南多雨的丘陵区和西南地震频发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江”是沿”三江深大断裂带”发育而成的断裂河.”三江地区”是全球新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区,在”三江”上建大坝蓄水发电,既难觅坚固坝址,且受频繁强震和地质灾害的威胁,实不可取.若改建”都江堰式”水电站则可化险为夷.

水利工程 都江堰模式 水电站 三江地区

孙文鹏 徐道一 韩孟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

北京

中文

239-242

2010-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