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促进公平和效率--建立符合中国需求的21世纪医疗保障制度

在本世纪的头10年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公共医疗系统建设,以应对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引发的问题.国家公共医疗投入占GDP比重已从不足3%上升到超过5%.目前,三个主要由国家资助的健康保险计划总计有超过10亿群众参保.2009年,中国政府宣布进行医疗改革,以改善医疗效果,其中包括: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和财务体制,抑制药品价格.然而,对多数普通百姓而言,本人或是家人患上大病仍是生计的最大威胁,成千上万人难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同时也有人发现,多达20%的医院就诊可能是没有必要的.本文认为,医疗改革要取得巨大进展,必须高度关注以下三个关键方面。首先,必须整顿医院财务管理和经营业绩的公共问责机制。对于制定可衡量的健康目标和财务目标,并检验这些目标是否实现,这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必须全力以赴,重新设计关系到病人、医院和医疗保险主管部门三方利益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这些激励措施将鼓励医院减少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大部分小病只需通过门诊和当天手术就能完成治疗,并能大幅减少医疗欺诈和浪费。效率提高后,就可以为急需的病人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而政府也能用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加显著的影响。最后,政府需进一步增加公共医疗资源,并考虑提高烟酒税,再用这些资金增加特定医疗资源的供给,此举同时还能抑制社会烟酒消费。

医疗保障制度 市场需求 管理机制 社会公平

格雷森·克拉克

英国特许公共财务及会计学会

国内会议

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

北京

中文

446-455

2010-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