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国灾害史考证
中国是世界上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干旱、地震、洪水以及次生灾害频发,这是我国地理环境特殊造成的.黄河和海河流域各省及新疆、内蒙、辽西地区,正是从北非撒哈拉沙漠开始,走向西南至东北的亚非干燥带的东翼.本文分别从干旱、地震灾害、洪水等自然灾害进行了考证,指出在太阳活动大变动时期,诸多地球物理因素相应变化,17世纪旱一震一洪灾害链给中国造成严重灾难,这一典型历史灾害事实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经考察20世纪中叶太阳活动第19周峰年1957年、1958年以来,经过40多年衰减及北方大旱之后,2004-2005年印度尼西亚连发8.7级、9.3级、8.5级特大地震,2007年、2008年、2009年太阳活动已连续3年极度衰减(R二0 ),2005年珠江先发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又发生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4级地震,接着2010年西南大旱,华南、江南多雨,长江出现7万m3/s三峡人库大洪水。现在强暴雨已在35°N上下黄、淮、海流域出现,正是又一旱一震一洪灾害链小规模出现,理应引起大家注意。
灾害史 历史考证 发生规律
侯琴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编辑室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13-227
2010-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