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原与西南古今氐羌民族拜山祭石禳灾的一些示例

从目前古史古文化研究来看,自甘青黄土高原进入中原的氐羌民族,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文明崛起之初,在先民应对自然环境挑战——适应环境、认识灾害、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对于整个中华文化和灾害环境意识的形成贡献非常重大.氐羌民族在中原发展壮大,继而北出燕赵、东下海岱,南趋江淮,与各地氏族部族交流融和,并回拜祁连,顺三江下岷邛大凉、横断山脉,与西北西南氐羌系各宗族往来融合,实现黄河文化与西南川滇高原的大交融.如果说现在研究中原先民争取生存和发展、应对自然灾害及其原始宗教和祭祀文化,只能从先秦文献、秦汉典籍与某些石刻记录中去探寻的话,那么西南氐羌支系民族的许多有关崇拜活动,则是几千年来中国灾害文化或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拜山祭石禳灾行为 民俗文化 氐羌民族 中原地区 西南地区

徐海亮

水利部减灾委员会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昆明

中文

324-324

2010-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