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底层框架房屋震损结构的加固方法及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试验中采用的是底层框架上部配筋砌块短肢砌体剪力墙1∶1三层子结构房屋模型,本次加固前该模型经过系统的拟动力试验,在拟动力试验中最大峰值加速度达到350gal,完成拟动力试验后,模型中的框架梁、柱、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结构刚度和房屋的正常使用都受到影响,其损坏程度为中等破坏,属可修范围.分别根据梁、板、柱、墙的破坏形态制订了详细的加固维修方案.本工程中结构构件产生较宽裂缝处用压力灌胶的方法进行裂缝修补;框架梁及圈梁支座边缘受弯裂缝再采用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法;框架柱采用环向缠绕封闭式粘贴GFRP的加固方法;出现受剪裂缝和受弯裂缝的配筋砌体墙片采用环向缠绕封闭式粘贴GFRP的加固方法.模型加固施工完成后,重新对模型进行了层间刚度测试试验,之后采用相同的拟动力试验技术对修复的房屋模型进行了峰值加速度为220ga1的拟动力试验,与原模型同等条件下的拟动力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加固后的模型初期表现出了较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结构的动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可以得到保证。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粘钢加固部位钢板出现被逐一撕开的现象,粘钢方法表现出极为显著的脆性撕裂破坏特征,数据分析也证明其在动力加固中不宜采用;而采用环向缠绕封闭式粘贴GFRP加固的部位没有发生破坏,证明采用此种方法在结构抗震加固中使用是可行的。

建筑工程 钢筋混凝土底层框架 震损结构 加固机理 受力性能

杨同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

哈尔滨

中文

613-629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