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甜菜褐斑病菌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

甜菜褐斑病是由甜菜尾孢菌(Cercospora beticola)引起的真菌病害,是世界甜菜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一般年份可使甜菜块根减产10%~20%,含糖率降低1~2度,茎叶损失40%~70%.甜菜褐斑病田间症状初期不明显,难以与其他真菌病害初期症状区分,而后期病害症状典型时,则往往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并且Cercospora beticola所在属真菌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大小极为相似,并随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形态学诊断较难且费时较长,因此,利用分子检测有利于早期快速诊断甜菜褐斑病.目前,报道的甜菜褐斑病分子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基于转录间隔区ITS检测法、基于编码actin蛋白开放阅读框的actin检测法和基于特异片段的特异引物Cebe检测法.有关甜菜褐斑病的分子检测研究国内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对甜菜褐斑病原3种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特异引物Cebe2能有效地检测甜菜褐斑病,为甜菜褐斑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特别是甜菜褐斑病由于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条件不适宜时表现为隐症,条件适宜时病害迅速扩展而不利于及时控制。因此,利用甜菜褐斑病菌特异引物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体系,可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甜菜褐斑病菌 分子检测 早期诊断 技术支持

林杰 刘梅 吴学宏 任志山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博天糖业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143-143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