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rDNA ITS序列的多样性研究

小麦纹枯病主要是由双核丝核菌AG-D融合群的Rhizoctonia cerealis Van der Hoeven侵染小麦引起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耕作措施等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在我国逐渐向北蔓延,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陈莹等,2009).一直以来丝核菌是根据菌丝融合群来进行分类的,而根据rDNA ITS序列对该类真菌的融合群进行鉴定也成为常用的分类方法(Sharon et a1.,2006,2008).但是最近 Pannecoucque等人(2009)对多核丝核菌R.solani AG2-1融合群菌株的研究发现,其rDNA ITS序列普遍存在异质性,即同一个菌株的ITS序列也存在多样性.为研究R.cerealis中是否也存在该现象,以及同一个菌株的不同ITS序列是否影响其融合群的鉴定,从本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选取了15株R.cerealis菌株,对这些菌株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R.cerealis的TTS序列可明显的分成3个分枝,同一个菌株的不同ITS序列可分别存在于其中的两个分枝中。虽然同一个菌株的不同ITS序列并不单独聚类,但这些ITS序列并不影响其菌丝融合群的分类。因此,虽然R.cerealis菌株的rDNA TTS序列普遍存在异质性,一个菌株的一条ITS序列并不能完全准确的代表该菌株,但这些序列并不影响其菌丝融合群的鉴定。

小麦纹枯病菌 丝核菌 基因间隔序列 系统发育

李伟 张爱香 孙海燕 王宁 陈怀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155-155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