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玉米大斑病菌聚酮体合成酶基因(StPKS)的RNAi分析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引起玉米大斑病的一种丝状病原真菌,主要通过附着胞的高膨压产生侵入钉侵染寄主.黑色素(melanin)作为有效的选择透过性屏障,沉积在成熟附着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形成一层致密的电子层,从而使附着胞积累大量的物质产生高膨压.反之,黑色素缺失菌株的附着胞失去了产生高膨压的能力,导致病菌致病力降低甚至丧失.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菌能够产生DHN黑色素,利用其他真菌PK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克隆到了一个聚酮体合成酶基因,命名为StPKS。经对StPKS的编码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其他物种的PKS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水稻胡麻斑病菌的聚酮体合成酶相似性达91%。

玉米大斑病菌 聚酮体酶基因 基因表达 核糖核酸干扰

张鑫 曹志艳 刘士伟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保定071001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167-167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