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胁迫对柑橘溃疡病菌抗铜性的影响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上发生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在世界许多的柑橘产区有发生,可为害柑橘叶片、果实及幼枝,影响柑橘树势和产量.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Hasse) Vauterin”.该病菌的自然寄主主要为芸香科柑橘属和枳属植物.在该病发生区,各类含铜制剂(包括硫酸铜、氢氧化铜和氯化铜等)是国内外防治该病害常用的有效药剂.为明确长期使用铜制剂对该病菌抗铜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离体培养方法,测定了在不同硫酸铜的长期作用下该病菌的抗铜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地在较高浓度CuS04胁迫下可显著提高该病菌的抗铜性。因此,在生产上长期大量使用含铜的化学杀菌剂防治柑橘溃疡病存在导致抗性或耐药性病菌菌株产生的风险。
柑橘溃疡病菌 抗铜性能 硫酸铜胁迫
王君 叶刚 王国平 陈慈相 谢金招 洪霓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江西省赣州市果业局植保站赣南脐橙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赣州3410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59-259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