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植原体侵染的泡桐组培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由植原体引起的泡桐丛枝病分布于整个泡桐栽培区,遍及全国各地.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使泡桐的长势减弱,导致木材质量下降,严重时导致病株死亡.植原体具有多型性,形态大小约为80~1000nm,基因组大小为500~1300kb之间,其DNA组成AT含量为75%左右.迄今对于植原体的致病机制及致病因子、寄主与病菌互作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克隆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的相关致病基因功能及研究其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泡桐丛枝植原体侵染后发病的泡桐组培苗ZD为材料,TRIZOL法提取植物总RNA,Oligotex kit吸附法分离纯化泡桐组培苗真核mRNA后,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利用SMART技术,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感病泡桐组培苗cDNA酵母文库。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文库转化率为2×10-7,文库滴度为1.24×10-8pfu/ml,重组率100%,插入片段分布于300-3000bp,集中于750bp左右。因此,该文库为今后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研究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致病基因和寄主的互作关系打下基础。
泡桐丛枝植原体 酵母双杂交系统 脱氧核糖核酸 文库构建
郭颂 林彩丽 周涛 田国忠 范在丰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60-260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