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来促进传统国际航运业向现代国际航运物流业转型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推进国际航运业的信息化,促进其向现代国际航运物流业加快转变,是当前国际港口城市的明智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众多、物流信息资源零散、企业网络信息开放共享不足、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欠缺。对众多传统物流中小企业进行有效整合和资源高效配置,一直是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最需突破的关键之一。传统物流中小企业,单个企业往往只经营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项。指出开放合作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国际航运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按照“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思路,宁波以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和口岸大通关为载体,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发展,加快了与国内外城市物流业信息化的开放合作。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海关、质检总局等部门的合作,推进了电子口岸和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在口岸通关方面,除了与省内城市合作建设陆港外,还积极拓展与长江流域、海峡西岸区域城市的合作,与这些区域的18个海关开展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业务。同时,积极开展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港口城市的港口物流发展合作,形成了完善的物流业信息化的开放合作建设机制。
国际航运物流业 信息化建设 经济转型 合作关系
毛光烈
宁波市政府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220-223,240-244
2010-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