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哲学途径
非物质文化传承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以及如何在本地文化上有所作为,这是一般层面的思考.如果从思想的层面考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不仅是文化行为,而且是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说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奉贤的民俗节目滚灯为例,滚灯不只是单纯的存在,而且是某一个时期的文化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滚灯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对于非物质文化来说保护和传承是相对的,针对的是这种非物质“三民”文化对人民精神升华的方面,最重要的是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用“三民”文化影响人民的生活,最终不仅是为了保护而保护,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从心灵到身体,再到物质生产全面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法和措施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是具体的措施,甚至是涉及体制及所有层面的变化,都应该允许尝试。比如对滚灯效应的开发,不一定都必须是政府行为,可以把一部分有产业元素成分的民营化。艺术和“三民”文化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消除艺术和生活的对立,用资本的利益分享等一系列措施来推进“三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滚灯 非物质民俗文化 民族复兴 新农村建设
蓝凡
上海戏曲学会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90-93
2010-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