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

高产、适应性广的陆地棉和纤维品质优良的海岛棉来自于同一四倍体祖先.以海岛棉Giza75和陆地棉SG747为材料,进行了3年4环境的田间试验,发现2个栽培种在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首先选取2580对SSR引物,其中1258对引物在2个基因型间检测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8.76%.采用Affvmetrix棉花基因芯片比较分析海岛棉Giza75和陆地棉SG747纤维发育1Od时的基因表达谱.在24029条转录本中,根据P-value值筛选出在2个基因型中差异表达的转录本5757条,占筛选转录本总数的23.96%;其中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或2倍以上的转录本有3095条,占筛选转录本总数的12.88%.为了验证芯片数据的可靠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中4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基(Ghi.3578.1.Sl_s_at,TUA7,β-tub1,β-tub10)进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发现4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均与芯片结果一致,说明芯片数据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可重复性.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在纤维发育不同时期(0、5、10、15、20和25DPA)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基因在纤维伸长发育时期(5~15DPA)上调表达,推测这4个基因可能在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分析比较海岛棉和陆地棉种间差异基因的表达,为以后克隆及功能验证纤维发育相关基因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海岛棉 陆地棉 差异表达基因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吴嫚 于霁雯 李龙云 裴文峰 王文魁 张金发 喻树迅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国内会议

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

新疆昌吉

中文

66-66

2015-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