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涩脉的客观诊断标准探究

提出一种新的涩脉客观诊断标准.介绍了这个标准的认识过程、操作方法、原理以及意义. 中医理论认为,涩脉的临床主证,可分为两部分,涩而有力之脉提示实证,主血瘀证;涩而无力脉提示虚证,主血虚证。 由于脉动应指的位置差异是指下可以感觉到的客观信息,相邻两次脉搏波传导速度之间的差异可以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量,确定这两个指标为涩脉的客观指标,确定涩脉的客观诊断标准,将给临床和科研带来重要影响。临床上,涩脉将不再难以明了,准确的识别涩脉,将更加精准的进行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科研上,基于客观信息识别出的涩脉,采集的相关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重复性。因此,涩脉的客观定义,将推动涩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行。

涩脉 客观诊断标准 操作方法 位置差异 传导速度

覃光辉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 广东 518172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

深圳

中文

24-26

201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