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S后处理保护H9c2缺氧/复氧损伤的ATF6活化内质网应激的信号转导
目的:探讨外源性H2S后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涉及ATF6活化的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 方法:以F12培养液孵育细胞,并置于37℃、5%CO2、 94%N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缺氧培养12小时,再用含10% FBS高糖型DMEM培养液置换F12培养液,于5%CO2及37℃、饱和湿度条件下行细胞复氧培养4小时建立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复氧(H/R)损伤组,NaHS(200μmol/L)后处理组,H2S合成酶抑制剂PAG组及H/R十NaHS+LY294002 (PI3K阻断剂)组。通过检测培养液乳酸脱氢酶活性,以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SEmRNA表达水平,研究H2S后处理对缺翱复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6,GRP78蛋白表达量,研究H2S后处理H/R细胞保护作用与内质网应激间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服组培养液内LDH活性明显升高;CSE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50ATF6和GRP78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 结论:外源性H2S后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涉及H2S激活PI3K信号激酶进而活化ATF6通路的内质网应激。
心肌细胞 缺氧损伤 复氧损伤 硫化氢后处理法 内质网应激 信号通路
邓晶 严晓红 王媛 陈桃香 王泽芬 石俊枝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武汉430071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7-7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