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体色POM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分离、克隆出鲇(Parasilurus asotus)垂体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1 180 bp,包括135 bp 5”非翻译区、675 bp阅读框以及322 bp 3”非翻译区,阅读框共编码215个氨基酸,POMC前体蛋白的结构主要由信号肽(Met1-Ala28)、N端多肽(Gln29-Asp10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Ser 105-Met144)、α-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α-MSH)(Ser105-Val117)、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中叶肽(CLIP)(Arg123-Met144)、γ-促脂解激素(γ-lipotropin,β-LpH)(Glu145-Ser158)、β-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β-MSH)(Asp161-Set177)和β-内啡肤(β-endorphin,β-END)(Tyr178-Leu215)构成.分子量计算值为24.66 kD,理论等电点为7.25.同源性分析表明,鲇与斑点叉尾(鮰)的相似性高达88%,其构成多肽中α-MSH、β-MSH、β-EP、CLIP保守性逐渐降低,而γ-MSH、JP、γ-LPH是变异比较大的区域,同时鲇POMC中不合有γ-MSH,部分连接多肽和部分γ-LPH也不存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鲇POMC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以亲水性区域为主,具有丰富的B细胞抗原位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OMC mRNA主要在垂体中高表达,在非垂体组织中间脑中表达量最高,腮、头肾、肝、脾、肌肉、皮肤等组织也有少量表达.
鲇 垂体阿黑皮素原基因 克隆技术 基因表达
丁炜东 曹哲明 曹丽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457-474
2010-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