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具有生物活性的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本文以磷酸三乙酯(TEP)、正硅酸乙酯(TEOS)和硝酸钙(CN)为磷源、硅源和钙源,以聚丙烯腈(PAN)为聚合物载体,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得到复合纳米纤维,并对该纳米纤维进行高温烧结以期得到一种由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提供生物活性的生物活性复合纳米纤维.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红外分析(FTIR)等手段对纳米纤维在制备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以及化学组成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烧结后,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0nm,生物活性玻璃的粒径为20~30nm,并且均匀分布在纳米纤维的表面.体外矿化实验表明该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复合碳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法 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刘海洋 连鹏飞 方舟 蔡晴 隋刚 李鹏 于运花 邓旭亮 杨小平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年会(NCCM-16)

长沙

中文

149-152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