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作为宽口径机械类专业获得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阐述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结构组成与内容特色, 现代的机械制造过程己经成为一种大系统的制造过程,对从事其工作的人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对本课程及其教学进行定位时,无疑应该紧密切合这一要求。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内容来具体落实的。因此,组织和实施好教学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上好这门课,除了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和探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已较完善,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了很大的改进,编写、开发了有一定水准的教材与课件,并在2007年被评为了校级精品课程。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步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协同工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高等院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能力培养
周星元 吴晓光
武汉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武汉43007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46-249
2010-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