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的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历了儿童期、少儿期,正大规模进入成年期.独生子女的成长轨迹会折射到其人生观和婚恋观,虽然目前独生子女的婚姻尚未成为适婚人口的主体,但独生子女婚姻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婚姻不稳定的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运用Logistics分析方法及分组统计分析方法,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婚姻稳定性变量与其教育、独生或非独生、户籍、年龄、失业状况、性别、父母婚姻等状况进行相关分析。限于资料的可得性,对2000年全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婚姻稳定性的比较分析,仅限于与父母同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和非独生长子或长女。独生子女群体整体婚姻稳定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女性的婚姻稳定性最低,现阶段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姻较为稳定,但低龄独生女性婚姻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独生子女就业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其婚姻稳定性,失业人群婚姻不稳定的比重较高,父母的婚姻稳定状况在子女身上具有一定的延继性,独生子女的婚姻稳定性与父母的婚姻稳定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与独生子女的婚姻稳定性呈现同向变化的趋势,但教育程度高的独生女性婚姻不稳定性高于其他群体。关注和研究独生子女的婚姻问题,不仅对政府部门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指导和处理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 婚姻稳定性 统计分析 生育特性

吴瑞君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人口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58-173

2010-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