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俯视、蔑视与平视:百年乡村庙会研究的心性

在传统以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庙会是民众生活世界中与神灵相关的、活态的、间发的、周期性的民俗事象,是在特定地域中生发、传承,由特定人群组织并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群体活动,也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统治者屡禁不止的民众生活.比较熟悉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或者说关心民众生活的眼光向下看的人,在对乡村庙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后,则相对公允,易看到乡村庙会良性的一面,会关注其喧嚣外表下所蕴含的严肃意义,将庶民层面的宗教现象视为一个社会的“另一种生命力”。通过对各个时期的乡村庙会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民众及其信仰和庙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应该自觉地把民众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的调查研究与书写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现场互动地他观与反观相结合。研究者也需要打破微观与宏观、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神圣与世俗、狂欢与日常、常与非常、个人与社会等二元话语所建构的藩篱,尤其是客位与主位的对立,将二者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民俗事象 乡村庙会 科研工作 心性内涵

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2010”泰山东岳庙会国际论坛

山东泰安

中文

3-26

2010-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