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生成数据的城市空间研究--以微博为例
基于手机定位技术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研究、规划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其中的用户生成地理信息数据,以社交网络数据为代表,提供了用户地理位置、生成内容等多种信息,对基于个体活动的城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目前对用户生成数据的研究尚显不足,已有研究基本只涉及到用户所在城市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新浪微博数据为例,根据2014年3月1日至31日北京地区一百余万条带有地理位置标签的微博用户生成数据,通过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和用户生成内容检索的结合,对城市人口流动、各地区活动强度和功能分区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基于手机定位技术的用户生成数据的城市研究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并对其优势、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与传统统计数据和移动通讯数据相比,用户生成数据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内容丰富,而主要局限在于样本偏差问题.
城市学 空间结构 用户生成数据 信息检索
赵文宁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2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