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审计视角的规划方案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为例
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平台和空间载体,但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在碳排放控制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特别是对不同规划方案的碳排放评估.国内低碳规划策略和低碳发展目标由于没有预先进行碳排放量化模拟,科学性和实效性严重缺失.本研究在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中引入碳排放审计的理念,应用FML动力学模型,从建筑、产业、交通、生物群落等四大子系统对规划控制区现状及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以低碳示范为目标的规划方案相对最优,产业发展对碳排放贡献系数最大,建筑和交通次之,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规划方案的单位GDP排放强度、人均GDP排放强度、单位GDP用地面积均可实现低碳经济“脱钩”.在对影响碳排放的因子进行分解分析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后,从能源供应结构、产业约束门槛、绿色交通、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方案的低碳优化策略.本研究旨在实现“碳排放审计”与大尺度总体规划编制过程的有效融合,以期为武汉临空经济区乃至其他同类地区低碳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规划 碳排放审计 低碳经济 生态环境
孙冰 周锐 粟亚娟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复旦大学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0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