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符号在旧城更新中的异化与反思--以“新天地系列”为例

随着消费文化和符号消费的不断盛行,文化,也渐渐被抽象成一个个符号,成为城市空间中一种独具价值的资本形式,并参与到城市的空间生产中.而城市的旧城更新,也因其拥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所谓的“文化式”改造.在此过程中,文化要素不仅被抽象成为文化符号,并在全球消费文化入侵、资本利益推动等多种作用下,与现实环境结合,异化成为新的文化符号以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多种需求.然而文化符号的异化结果不但取决于其内在的异化逻辑,同时还受制于其外部空间载体,这就决定了旧城更新中,文化符号的异化与利用在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不可复制性.因此,本文着重对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中文化符号的多重异化过程进行梳理,解读其文化符号异化的内在逻辑,并对“新天地系列”旧城更新中文化符号的第四重异化进行反思,探讨不同城市旧城更新中,对待文化符号异化与利用的正确方式.

旧城更新 文化符号 异化现象

吴晓庆 夏璐 罗震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海口

中文

1-9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