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革故鼎新:文物保护区划新策略刍议

文物保护区划,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笔者曾主持完成北京市《第八批划定六项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目前正负责北京市《第九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在一至八批文物保护区划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与区划常年不修编、渐渐与现实脱节有关,有的与规划控制过严、不具备可操作性有关.在编制第九批文物保护区划的过程及相关工作中,笔者遇到不少新问题,例如在以往的保护区划中,城市道路用地会作为留白,并不做建设控制要求,导致道路用地改变性质后不受制约;另外,城市规划经常修改,而保护区划却没有动态维护机制;又例如以往的保护区划较少关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文物造成的影响.文章结合作者亲自参加编制的保护区划案例,从文物本体的确认、保护范围的划定、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文章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旧有的保护区划编制策略应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当前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文化传承的新要求.

文物保护区划 编制体系 历史文化遗产 城乡文化传承

黄钟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海口

中文

1-20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