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功能的绿道规划策略研究
绿道是一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2014年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中,传承文化已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并提出“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既要考虑自然生态保护,还需要将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改善环境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样的理念,以绿道为契入点,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存在的形式和保护及利用的方法与绿道规划有着必然的联系,针对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提出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功能引入绿道规划中.本文从“点”层次——绿道借助“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控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环境、“面”层次——绿道借助“市域、市区的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实现整体性保护、“线”层次——绿道借助“风貌保护道路”保护线性遗产廊道三个层面探讨基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功能的绿道规划的策略,并结合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绿道总体规划的建设实践,寻找现代生活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的契机,让遗产“活”起来.
绿道规划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体系 利用功能
陶莹 卢凯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9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