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发秩序下的城市规划行为
学术界关于公共部门在市场经济中参与城市规划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很多讨论.私人部门在建成环境中也有相当程度的参与.本文关注两个问题:(1)在城市建设方面,是不是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分工理论?(2)在实践中是否可以明确界定二者的分工?考虑到城市的复杂性和高度分散的、缄默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策略给予个体以足够的自由和创造性让他们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对其土地进行开发.当这样分散的个体活动战胜了一个蓝图式的愿景时,建成环境就会以一种自发秩序的方式演进.为了研判实际中的规划实践与规划理论的差距,笔者采访了洛杉矶地区20位的规划从业者.总结发现,鉴于分散、缄默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公共部门的规划师很难建立起详尽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划方案,能够满足每一个个体对其地产如何开发利用的想法.因此,笔者建议建立一套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规则,与基于绩效表现的标准相结合,使私人合同能够作为补充性的规则,从而有助于降低不确定性,提升开发品质.
城市规划 自发秩序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谢茵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1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