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流空间”效应下的社会空间重组初探--以沪宁高速走廊为例
高铁公交化时代,社会空间日趋演化为“流空间”特质,表征为城市之间或城市内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要素的高流动性,并逐渐在跨城市或区域尺度上发生迁移、交互和重组,典型如“候鸟族”、“钟摆族”等跨城流.本文以沪宁高速走廊地区为例,结合对走廊沿线城市16个客运枢纽站点的出行居民千余份问卷的典型调查,试图解析该地区社会空间重组的基础条件和效应特征.研究表明,城际时空距离缩短和社会隔阂缩小是社会空间重组的基础条件,社会空间重组表现为社会阶层空间分异化、居民生活方式跨界化、功能空间组织区域化等特点,未来沪宁高速走廊地区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的区域化重组与融合仍将持续深入.
社会空间 区域化重组 流动空间效应 高铁公交化
朱秋诗 王兴平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1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