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及格局研究--以安徽为例

文章以安徽为研究对象,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墒法对安徽各地级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子系统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历史演变、分布规律及内部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在加速提升,但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且在不断加剧,呈现从皖南、皖中到皖北依次递减的区域格局和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高水平快速增长,宿州、亳州等地低水平缓慢增长的两极分化现象.从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内部结构来看,随着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各市基本呈现出由人口城镇化为主向空间城镇化为主再向社会城镇化为主转变的脉络,反映各地城镇化发展重心由物质空间向社会建设转变.通过对各地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就其时空规律和结构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各地市明确自身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差距和趋势,从而因地制宜的制定针对性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城镇化综合水平 空间分布 经济发展策略 评价体系

易斌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海口

中文

1-13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