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水路运输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以省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以DEA和Malmquist指数为模型框架,在宏观层面上对长江经济带水路运输效率进行了测度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水路运输综合效率水平一般,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有效、相对高效、相对中效和相对无效四种类型区呈现出从复杂分散到清晰连片的空间演变特征,且省际差异显著;平均纯技术效率的空间演变和综合效率相似,规模效率变动不大;2)在分区特征上2003-2009年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平均综合效率呈现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三级梯度格局,但在2009-2011年中部“追赶上”东部,且三大区域的差异度在2006年后呈扩大的态势;3)水路运输效率变化趋势整体上有所改善,技术进步变化是其改善的源泉,而综合效率变化对效率的提高起到阻碍作用,纯技术效率的恶化是导致综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4)2003-2011年水路运输效率变化空间分异明显,综合效率变化有升有降,纯技术效率变化与综合效率变化的空间格局趋同,规模效率变化不大,各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技术进步;水路运输效率在三大区域中全部提高,但提高幅度中部>东部>西部.
水路运输 综合效率水平 空间格局 演变特征 长江经济带
高鹏 何丹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5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