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村关系变迁与规划引导历程浅析
对不同历史发展背景下广州城乡发展进行了回顾,根据城村关系的不同将其划分为1990年代以前“重城轻乡”背景下村庄规划缺位、1990年代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中心镇村规划、2000年代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全覆盖”以及2010年以来社会多元化背景下的“协调规划”等四个阶段.并从土地利用、城乡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从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两个维度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认为村庄规划的地位从过去补充城市规划缺漏的“形式配角”逐步演变成为稳定城乡关系、协调城乡利益和的“政策主角”;组织模式从政府主导推动,逐步演变为政府、村民上下联动发展.这不仅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协调城乡利益的积极选择.
村庄规划 城村关系 组织模式 社会多元化
刘松龄 韩文超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1
201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